
/数据来源:洛图科技
而烧屏也是老问题了,OLED 屏幕的特点是就是不用背板光源,能自发光,这样可以提升屏幕的对比度,画面暗部或者黑色的部分显示更加准确。
但在长时间显示纯白色的像素时,就会产生 “ 烧屏 ” 的问题,之前在 iPhoneX 上就出现过。

/图源于网络
尽管厂商们会调整屏幕的排列方式来尽量延长衰减的过程,但还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所以在这个前提下,新技术就来了,一个叫做 mini-LED,另一个叫做 micro-LED。
mini-LED 我想很多同学都比较熟悉,毕竟每次关于 iPad 的爆料,基本都离不开“下一代 iPad 将升级 mini-LED 屏幕”。
但实际上,到现在也没用...
众所周知啊, LCD 屏用 LED 背板发光,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了,背板光线打在表面的液晶层上,展现各种图像。

可这种方式有个大问题,但凡是碰到深色的背景,就非常难受了。
所以在这个前提下,mini-LED 的概念就出来了,它算是目前 LCD 面板的技术升级版。

它跟 LCD 一样,是采用屏幕下方的灯珠来发光的背光技术,但灯珠大概只有 0.1 毫米左右,这样一来,在背光板里的 LED 数量变多了,调光区域也就更小了。
所以它能做到类似 OLED 屏的高屏幕亮度和高对比度,同时还不用担心烧屏。
但问题就是,它生产起来很麻烦,成本也很高,所以才迟迟没有放到新品上使用。
至于 micro-LED,它是 OLED 屏幕的升级版。

/图源于网络
目前,各大屏幕厂商都在加快这种技术的研发,三星很早之前就展示过了。

它既有 OLED 的优势,又解决了 OLED 的问题,在同等的亮度下功耗还更低,谁能不爱?
不过 micro-LED 在生产上比 mini-LED 更加困难,因为他需要一个像素一个像素来组装,还容易出现安装问题,而且成本也更高...

/图源于网络
所以,这些厂商现在的首要目的,还是要把生产、成本等问题搞明白。
苹果也正有此打算。
据外媒报道,苹果正在开发一种方法来为 microLED 显示屏提供更好的质量控制。
苹果在名为 "微型发光二极管测试 "专利中表示,通过使用特定的测试设备和架构,可以在 micro-LED 驱动器被放置在显示器上之前识别和定位特定的 micro-LED。

/图源于网络
说白了就是在安装过程中,让放置和粘合变得更加完美,从而解决目前 micro-LED 所存在的问题。
既然已经搞定了生产线,那么大概率会先在 Apple Watch 上面先试水,等技术成熟了再移植到 iPad Pro 或者 iPhone 上。


再涨真买不起了...